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其次是以冬孢子混入堆肥或厩肥中,或粘附于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粘附于种子上的冬孢子对本病的远距离传播有一定作用。春、夏季,越冬的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上,侵染丝直接穿透寄主表皮或从伤口侵入叶片、茎秆、节部、腋芽、雄性花序和雌穗等幼嫩分生组织。侵入的菌丝只在侵染点附近扩展,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类似生长素的吗I噪乙酸,刺激玉米细胞逐渐膨大,形成病瘤,最后在病瘤内产生大量黑粉状的冬孢子。散出的黑粉随风传播,进行再侵染。春、夏玉米混播区,再侵染更频繁。此病一般苗期发生较少,抽雄后病菌蔓延快,病瘤数迅速增多,形成发病高峰,直至秋季温度下降时才停止危害,以冬孢子在土壤和粪肥等处休眠越冬。
玉米黑粉病病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