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叶病(soybean mosaic disease)是世界各地大豆上的一种普遍发生的重要病毒病害, 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以黄淮流域、江汉平原和华北平原最重,长江中、下游大豆产区次之。病株生长不良,结荚减少,流行年份减产30%〜70%,同时大豆品质下降,含油量降低。病株上所结的大豆种皮上有褐斑斑驳,使商品豆降价,影响出口。
本病症状因品种、感染时期、环境条件以及病毒株系不同而异,可分为轻花叶、花叶、黄斑花叶、曲叶、卷叶、疱叶、畸形叶、皱缩、矮化和顶枯等10种。典型症状为植株矮化,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并皱缩,叶缘下卷或叶片扭曲,质地硬脆,叶脉变褐,有时沿叶脉两侧有许多疱状突起。嫩叶症状较明显,老叶常不表现症状。由带毒种子长出的植株或感病早的植株,3〜4 叶期即可出现症状。高度感病的品种除上述典型症状外,还出现顶芽或侧芽变褐、萎薦、枯死及叶片上产生坏死小点等症状。重病株不结实或很少结实。抗病品种通常只表现轻微花叶症状或带毒不显症。
病株种子常出现斑驳或变色,变色部分可以脐为中心呈放射状,或通过脐部呈带状,或仅限于脐部周围。斑驳的颜色与种子的脐色一致。斑驳的有无与种子是否带毒无关,即带毒种子不一 定都形成褐斑粒,种子表面无褐斑也不一定不带毒。
病株种子常出现斑驳或变色,变色部分可以脐为中心呈放射状,或通过脐部呈带状,或仅限于脐部周围。斑驳的颜色与种子的脐色一致。斑驳的有无与种子是否带毒无关,即带毒种子不一 定都形成褐斑粒,种子表面无褐斑也不一定不带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