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属鳞翅目毒蛾科。又称茶黄毒蛾、油茶毒蛾。主要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贵州等地。主要发生于山区茶园,近年逐渐向山外丘陵茶区蔓延,甚至有突发成灾的趋势。
茶毛虫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严重时可将叶片食光,影响茶叶产量和树势;幼虫体上毒毛触及人体皮肤会引起红肿痛痒,严重影响茶园管理。雌蛾产卵于老叶背面,幼虫孵化后群集在老叶背面咬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上表皮呈黄绿色半透明薄膜状。三龄起开始分群向上迁移,数十头至百余头整齐排列在叶片上,同时咬食叶片成缺刻。除茶树外,该虫还为害油茶、柑橘、山茶、乌柏、玉米等多种作物。
二、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为8〜13mm,翅展为21〜23mm,虎黄至黄褐、黑褐色。触角双栉齿状。复眼黑色,前翅前缘、翅尖和臀角处黄色,翅尖有2个黑点,翅面散生许多黑褐色细点。内、外横线处有2条黄白色带纹,带纹中部向外突出呈钝角状。后翅黄色,基部色较深。腹部末端较粗,有黄褐色绒毛丛。雄蛾体长为6〜10mm,翅展为20〜28mm,体翅黑褐色。前翅前缘、顶角和臀角处黄褐色,翅尖有2个黑点,内、外横线处带纹呈黄褐色。腹部较细,末端无毛丛。最后一代雄蛾体色浅,与雌蛾相似。
卵:为近球形,淡黄色,直径0. 6-0. 8mm。卵块椭圆形,长为8〜12mm,宽为5〜7mm。卵块上覆黄褐色绒毛,卵块中部的卵呈双层堆集,边缘单层。
幼虫:共6〜7龄。末龄幼虫体长20mm左右,头呈浅褐色,体呈黄色至黄褐色,圆筒形。第一至三体节稍细,气门上线处有带状线纹。各体节的背面和侧方均具黑疣数个,疣上簇生黄色毒毛。第一节上的疣突着生毛长,伸向前方,腹部各节亚背线和气门上线处的黑疣较大,又以第四、五两节上的黑疣最大。腹部各节气门上线与亚背线的疣突间有白色纵线1条。
蛹:圆锥形,长为8〜12mm,黄褐至浅咖啡色,稀覆黄色短毛,腹末有一束钩状刺,约20余枚。蛹外有土黄色丝质薄茧。茧长为12〜14mm。
茶毛虫以卵块在茶树中、下部老叶背面越冬。年发生代数因气候而异。江苏、浙江中北部、安徽、四川、贵州、陕西1年发生2代,浙江南部、江西、广西、湖南3代,福建3〜4代,台湾5代。即使同一地区,发生代数也因海拔高度而异,如福建高山茶区年发生3代,而低山茶区年发生4代。1年发生2代区,第一代幼虫发生在4〜6月,为害春、夏茶,第二代幼虫发生在7〜9月,为害夏、秋茶。1年发生3 代区,第一、二、三代幼虫发生期分别在4〜5月、6〜7月和8〜10月,分别为害春茶、夏茶和秋茶。各代发生期比较整齐,无世代重叠现象。
成虫在17:00〜19:00羽化,19:00〜23:00活动最盛。一般雄蛾比雌蛾早羽化1〜2d。成虫具趋光性,白天栖息在茶丛内,稍受惊动即迅速飞翔,或坠地作假死状。成虫寿命3〜5d,活力强,一般交尾1次,偶有2次以上的。雌蛾交尾当天或第二天产卵,以21:00〜22:00产卵最盛。卵产于老叶背面, 呈块状,覆以黄色绒毛。每雌产卵量为100〜200粒,多者可达300粒以上,一般分作2块。卵块于茶丛中、下部老叶背面为多,但为害严重的茶园,也会产于枝干、枯叶或杂草上。同一卵块的卵一般在同一天内孵化完毕,孵化率达90%以上。孵化盛期往往在始孵期后5天左右。刚孵化后的幼虫先取食卵壳,然后取食叶片。一至二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使叶片呈淡绿色至淡黄褐色半透明薄膜。三龄后食叶量显著增多,从叶缘向内咬食叶片成缺刻,或全叶食去,仅留叶柄,猖獗时可将嫩枝皮、花蕾及幼果食尽。五龄后食量剧增,整枝、整丛叶片不存,且枝间常留有丝网、虫粪和碎叶片。取食多在晨昏和夜晚。幼虫期以第一代最长,为49〜52d,第二、三代分别为24〜34d和31〜35d。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6.16±2.14)℃,有效积温为(820.24±99.39)℃。
幼虫有群集性,一至三龄幼虫常数十头至百余头聚集在一处,虫体排列整齐。三龄后开始扩散,迁移时一头在前,其余尾随而行,头部不时左右摆动。高龄幼虫较敏感,受惊动后立刻摆头,有时吐黄绿色液体,或假死吐丝坠落后躲藏于茶丛下部叶背或土壤缝隙处,待四周平静后再恢复正常活动。幼虫不喜阳光直射和高温。一般早晚在茶丛枝端叶片上咬食,中午常移至茶丛中、下部叶上为害。夏天中午阳光强时,常躲在茶丛基部荫蔽处,停止取食。幼虫6〜7龄,每次蜕皮前均成群迁移至叶背、枝干或根颈裂缝等隐蔽处,头朝内尾向外,呈椭圆形排列,并吐丝连接在一起,蜕皮后又成群迁移到邻近枝叶上为害。幼虫老熟后迁至茶丛根颈部附近土块缝隙中、枯枝落叶间或表土下少量聚集结茧化蛹,以枯枝落叶或缝隙中为多,少数入土化蛹,入土深度为1.5〜6.0cm。一般阴暗潮湿的地方化蛹较多。蛹期第一、二和三代历期分别为10〜14d、12〜21d和23〜31d。
潮湿的地方化蛹较多。蛹期第一、二和三代历期 分别为10〜14d、12〜21d和23〜31d。
四、发生规律
(一)气温
茶毛虫发生迟早及发育速度与气温高低密切相关。在湖南长沙,第一代发生期气温最低,世代历期最长,为177〜195d;第二代发生期气温最高,历期最短,为50〜77d;第三代发生期气温处于前两代之间,历期为65〜89d。幼虫龄期也随气温而异。在处于气温较低的第一代,幼虫期需经7龄完成发育,而第二、三代多数为6龄。茶毛虫在气候、天敌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经常间歇性大发生或局部成灾。
茶毛虫的越冬代卵期长达190〜210d,第一代卵期仅7〜10d,孵化率达75%~85%。一般需在旬平均气温14℃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卵才能孵化。如湖南长沙地区,1956年和1957年至4月上、中旬旬平均气温才达到14℃以上,因而越冬卵均在4月上、中旬才孵化,而1958年3月下旬的旬平均气温就高达16.5℃,因此越冬卵比前两年提早半个月孵化。而高温干旱不利于成虫的羽化产卵和幼虫孵化存活。
低纬度地区由于春暖较早,第一代茶毛虫发生期也较高纬度地区早。同一地区,低山较高山、平原较山区气温高,因而第一代幼虫发生期也早。气温还影响成虫的产卵场所。夏季成虫喜选择阴凉的场所产卵,而秋末(越冬卵)则多产在茶园的向阳等较暖之处。因此.第一代幼虫多发生在茶园中向阳温暖的地方,第二、三代幼虫则多发生于阴面比较荫蔽的场所。
(二)天敌
茶毛虫天敌种类很多,卵期主要有茶毛虫黑卵蜂(Telemonus sp.)和赤眼蜂(Trichogra mma sp.),幼虫期主要有茶毛虫长绒茧蜂[Dolichogenidea lacteicolor(Viereck)]、茶毛虫细顎姬蜂[Enicospilus pseudoconspersae(Sonan)]、 毒蛾瘦姬蜂(Hymenobosmina sp.)、小胞瘦姬蜂(Holocremnus sp. )、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Wesmael)]及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幼虫—蛹期寄生的有茶毛虫寄生蝇(Tachina sp.)和追寄蝇(Exorista sp.)。捕食成虫和幼虫的有多种螳螂、步行甲、蜘蛛等,如中华大刀螳(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广斧螳[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和红褐宽顎步甲(Parena rufotescea Jedi)等。这些天敌对茶毛虫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湖南调查,黑卵蜂对茶毛虫的自然寄生率一般在20%以上,最高可达61%。
利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EpNPV)防治茶毛虫具有防治效果好、后效期长、不污染环境以及不杀伤天敌等优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在我国多个茶区应用。然而,该病毒的形态学、生理生态学、大量增殖方法以及田间使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依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冷杨等(2007)研究了苏云金杆菌对该病毒的增效作用、速效作用、拒食作用和兼治作用。200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制出3种茶毛虫病毒杀虫剂实用剂型,即茶毛虫病毒水剂、茶毛虫病毒-Bt混剂、茶毛虫病毒-敌杀死(溴氰菊酯)混剂,3种剂型的室内外杀虫效果均在95% 以上,茶毛虫病毒-Bt混剂、茶毛虫病毒-敌杀死(溴氰菊酯)混剂还可兼治其他茶树害虫。目前,已建立了年生产2t的茶毛虫病毒杀虫剂小试车间。刘明炎等(2008)研究发现,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浓度与茶毛虫发病死亡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茶毛虫发病死亡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对第二代茶毛虫仍具有持续防效。唐美君等(2010)报道EpNPV-Bt混剂对茶毛虫幼虫有优良的防效,显著优于Bt单剂和EpNPV 单剂。
(三)茶园条件
茶园栽培管理粗放,杂草丛生,以及间作玉米等高秆作物,增加荫蔽度的茶园,一般虫口较多。油茶产地种茶,或与油茶邻作,有利于茶毛虫蔓延侵害。
五、性信息素
Wakamura等(1994)、Zhao等(1998)和Tsao等(1999)从茶毛虫的雌蛾腹末端分离岀3个性信息素活性组分,分别是10,14-二甲基十五碳醇异丁酸酯(10Mel4Me-15:iBu)、14-甲基十五碳醇异丁酸酯(14Me-15:iBu)和10, 14-二甲基十五碳醇正丁酸酯(10Me14Me-15:nBu)。 10,14 -二甲基十五碳醇异丁酸酯是其中的主要活性组分,其田间引诱效果随剂量增加而提高,但当使用剂量超过80㎍时反而起驱避作用。在10,14 -二甲基十五碳醇异丁酸酯中加入甲基十五碳醇异丁酸酯后可以提高引诱效果。但单用甲基十五碳醇异丁酸酯则引 诱效果较差。Tsai等(1999)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10,14-二甲基十五碳醇异丁酸酯是茶毛虫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目前茶毛虫性信息素已经商品化,主要用于虫情监测和迷向防治。盛忠雷等(2011)的田间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茶毛虫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后,茶毛虫幼虫数量平均下降75%以上,但是性信息素对种群的控制作用受田间虫口密度的影响较大。
六、防治技术
(一)人工捕杀
在11月至翌年3月人工摘除茶毛虫越冬卵块。生长季节,于幼虫一至三龄期摘除有虫叶片;在茶毛虫盛蛹期进行中耕培土,在根际培土6〜7cm,以阻止成虫羽化出土;成虫喜在16:00前后羽化,此时多伏于茶丛或行间不活动,可人工踩杀。
(二)中耕灭蛹
茶毛虫幼虫多在茶树根际的落叶、杂草及土块缝隙中结茧化蛹。在化蛹盛末期中耕除草可伤、灭虫蛹,将枯枝落叶耙岀带离茶园效果更好。
(三)诱杀成虫
茶毛虫成虫具有趋光性,可在各代成虫发生期,每晚19:00〜23:00用黑光灯或电灯诱杀成虫。也可在田间设置性诱捕器,用性信息素或未交尾的雌蛾诱杀雄蛾。
(四)生物防治
防治时期掌握在幼虫四龄前,建议在幼龄幼虫期用100亿活抱子/g苏云金杆菌水剂喷雾,也可用100亿PIB/mL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剂,选择无风的阴天或雨后初晴时进行喷雾防治。用1亿抱子/mL白僵菌亦有良好效果。
(五)化学防治
在幼虫四龄前用15%茚虫威乳油2500〜3500倍液(合每667m2 12〜18mL,安全间隔期14d)、15%溴虫腈悬浮剂2000〜3000倍液(合每667m2 28〜40mL,安全间隔期10d)、10%醚菊酯乳油2000倍液(合每667m2 30〜40mL,安全间隔期10d),或10%氯氟氰菊酯乳油、2.5%氯氟氰菊酯乳油、10%联苯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合每667m2 15〜25mL,安全间隔期7d)喷雾。
附:测报技术
一、系统测报方法
(一)调查内容和方法
1.越冬代卵块密度调查 冬季,最迟在越冬卵孵化之前进行调查。选取不同类型代表性茶园各2〜3块,按平行跳跃式取样,各取20个点,每点1m行长或丛栽的1m3茶丛,检査茶丛中、下部叶背卵块数(松散的未受精卵除外)。有条件时,可用一块大玻璃镜,仰置茶丛下地面进行卵块检查。
2.非越冬代产卵进度和卵块及初龄幼虫虫群密度调查 选择上一代虫口较多的一块茶园,按平行跳跃式取样,取20个点,每点1m行长或丛栽1m3茶丛,逐日检查茶丛中、下部叶背卵块数(松散的未受精卵除外),至成虫终见为止。
上一代成虫终见,产卵结束后,按不同类型代表性茶园,取样调查卵块及初龄幼虫虫群密度,方法与越冬卵块密度调查相同。
3.卵块孵化进度和寄生率调查 结合各代卵块密度调查,于成虫终见后随机标记50〜100个卵块(越冬代卵于早春日平均气温达14°C时),逐日观察其孵化进度,最后全部采回观察检查卵块黑卵蜂寄生率。
4.幼虫发育进度及虫口密度调查 继各代卵孵化进度调查,选定有代表性虫口较多的一块茶园,按平行跳跃式取样20个点,每点1m行长或丛植茶树一丛,每3〜5d检查一次幼虫发育进度。
当幼虫老熟进入六至七龄盛期,在开始化蛹前,按不同类型代表性茶园,平行跳跃取样各20个点, 每点1m行长或丛植1m3茶丛,检査一次幼虫虫口密度。
5.幼虫化蛹及成虫羽化进度调查 结合幼虫虫口密度调查,在各类型代表性茶园中,见到一个虫群即从中随机取2〜3头幼虫,共取200头,置室外罩笼内饲养,逐日观察其入土化蛹数和成虫羽化数,并统计化蛹率、羽化率及成虫雌、雄性比。
6.田间发蛾进度及发蛾量调查
(1)灯光诱蛾。各代幼虫进入盛蛹期后,每天20:00〜24:00以20W黑光灯诱蛾4h,至蛾终见日为止。每天清晨取回检查雌、雄蛾数。
(2)性激素诱雄蛾。取当日羽化尚未交尾的雌蛾,剪取腹末数节浸放于酒精或二氯甲烷中,并累计剪取雌蛾头数,后充分研碎过滤,成粗提性激素液,冷藏备用,亦可购买已商品化的茶毛虫性信息素诱蛾。当各代盛蛹后,按每一盆钵用芯纸滴取相当于5头雌蛾的性激素含量,置茶丛面诱集雄蛾,逐日检查雄蛾诱集头数。也可采用简化做法,取雌蛹若干,适当加温,使之提前羽化,放入小纱笼内,每笼5头,天黑时悬挂田间,清晨检查笼外诱来雄蛾头数。
(3)实地查蛾。选定主要虫源茶园333. 5m2,从各代始蛾期开始,每天早晨观察成虫飞动,检查蛾量;或用1.5m长竹竿,拍打茶丛两侧,目测蛾量,看见蛾量最大的一天,即为发蛾髙峰日。
(二)预测方法
1.发生期预测
(1)卵孵化期预测。非越冬代成虫羽化始盛期(羽化16%〜20%),向后推加当地当代卵的平均历期 (10〜13d),即为孵化始盛期。羽化盛期(羽化45%〜50%)或诱蛾髙峰日向后推加当地当代卵平均历期(10〜13d),即为孵化盛末期。
(2)四龄幼虫期(即化学防治适期)预测。非越冬代成虫羽化始盛期向后推加当地当代卵的平均历期,再向后推加一至三龄幼虫历期(12〜23d),即为四龄幼虫始盛期。同样,羽化盛期或诱蛾高峰日向后推加卵的平均历期和一至三龄幼虫历期,即为四龄幼虫盛期;羽化盛末期向后推加卵平均历期和一至三龄幼虫历期,即为四龄幼虫盛末期。越冬代和非越冬代也均可从卵的孵化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分别向后推加一至三龄幼虫历期,预测四龄幼虫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
(3)化蛹及发蛾产卵期预测。从幼虫孵化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向后推加当地当代幼虫的平均历期(25〜60d),即为化蛹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再向后推加当地当代蛹的平均历期(10〜20d),即为发蛾产卵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
2.发生量预测
(1)为害程度预测。根据各代卵块和初龄幼虫虫群密度调查,若每米行长或丛植1m3,茶丛平均有卵块及初龄幼虫虫群1个以上,预示发生量大,为害严重;平均有0.1个左右,预示将局部发生量大,受害较重;平均有0.01个左右,预示零星发生,为害轻微。
(2)发生趋势预测。根据各代老熟幼虫残存量调查,若每米行长或丛植1m3茶丛,平均有六至七龄幼虫3〜5头,预示下一代发生量较大,为害严重;平均有0. 3-0. 5头,预示下一代局部发生较多,为害较重;平均有0.05头以下,预示下一代发生较少,为害轻微。
二、一般测报办法
(一)为害程度预测按茶园类型选定代表性茶园各2〜3块,作观察调查田。越冬代在冬季进行一次卵块密度调查;非越冬代可根据系统测报结果,在各代幼虫盛孵后,进行一次初龄幼虫虫群密度调查,预测为害程度。方法与系统测报办法同类项目相同。
(二)防治适期预测
1.从盛蛾期预测 防治适期选定当地主要代表性虫源333.5m2,根据系统测报结果,非越冬代在发蛾开始后,每天早晨进行田间赶蛾,目测发蛾量。从发蛾高峰日,向后推加当地当代卵的平均历期(10〜13d),预测孵化盛期;再向后推加一至三龄幼虫平均历期(12〜23d),预测四龄幼虫盛发期,即化学防治期。
2.从孵化期预测防治适期 根据系统测报或在田间实查发蛾盛末期后,随机标记100个卵块,逐日检查其孵化进度,当孵化率达45%〜50%时,即为盛孵期;向后推加当地当代一至三龄幼虫平均历期(12〜23d),预测四龄幼虫盛期,即化学防治适期。方法与系统测报中卵块孵化进度调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