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佰思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郑州佰思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求实创新、追求卓越、以质求胜、品行天下
全国咨询热线: 156-3715-7963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支持 > 虫害图库 >

扁刺蛾的防治技术与测报方法

时间:2023-02-03 09:22:48 来源:未知 点击:

—、分布与危害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Walker)]又名黑点刺蛾,幼虫俗称痒辣子,属鳞翅目刺蛾科。国外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在国内遍布各茶区。
       扁刺蛾以幼虫取食茶树叶片为害,成虫将卵散产于叶片正面,初孵幼虫不取食,二龄幼虫咬食卵壳和叶肉,形成黄色半透明枯斑,三龄后在夜晚和清晨爬至叶面活动,一般自叶尖蚕食,形成较平直的吃口,常食至2/3叶后便转叶为害,发生严重时可将茶树吃成光杆,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
       此外,扁刺蛾幼虫体表具毒刺,触及皮肤引起疼痛红肿,严重影响釆茶及茶园管理等田间作业。
       扁刺蛾在国内分布很广,除为害茶树外,还能为害枣、苹果、柑橘、梨、桃、枇杷、柿、桑、梧桐、油桐等37科71种植物。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为10〜18mm,翅展为26〜35mm。体、翅均灰褐色,前翅外横线处有1条与外缘平行的暗褐色弧形纹;雄成虫前翅中央还有1个黑点,前、后翅的外缘有刚毛。
       卵:长约为1.1mm,椭圆形,扁平光滑,淡黄色,随着卵的发育,色渐变深,孵化前转暗褐色。
       幼虫:体长为21〜26mm,扁平椭圆形,背部稍隆起,淡绿色,背线灰白。每体节有4对绿色枝状毒刺,其中虫体两侧边缘的1对较大,亚背线上的1对较小,中背线灰白色,体背中央两侧各有1个红点。
       蛹:裸蛹,椭圆形,长为10〜31mm,灰白色,羽化前转为灰褐色。
       茧:钙质,硬而脆,长为14〜15mm,灰褐色。
三、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我国北部茶区每年发生1代,在安徽、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年发生2代,少数3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下3〜6cm土层内结茧越冬。1代区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齐,6月中旬至8月上旬均可见初孵幼虫,8月为害最重,8月下旬开始陆续老熟入土结茧越冬。2、3代区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羽化。第一代幼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三代幼虫发生期为9月上旬至10月。以末代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
       成虫夜晚活动,趋光性强,羽化多集中在黄昏时分,尤以18:00〜20:00羽化最多。成虫羽化后即可交尾,2d后产卵。卵多产于叶片正面,单粒散产,每雌可产卵数十粒到百余粒。初孵化的幼虫停息在卵壳附近,并不取食,蜕第一次皮后,先取食卵壳,再啃食叶肉,仅留一层表皮。幼虫取食不分昼夜,多栖息在叶背,不易发现,但在夜间和有露水的清晨常爬到叶面。自六龄起,取食全叶,虫量多时,常从一枝的下部叶片吃至上部,每枝仅存顶端几片嫩叶。幼虫共8龄。幼虫老熟后即下树入土结茧,下树时间多在20:00至翌日6:00,而以2:00〜4:00下树的数量最多。结茧部位的深度和距树干的远近与树干周围的土质有关。黏土地结茧位置浅,距离树干远,比较分散;腐殖质多的土壤及沙壤土地,结茧位置较深,距离树干较近,而且比较集中。
       扁刺蛾卵期6〜8d,幼虫期28〜44d(越冬代幼虫可长达6个月以上),蛹期9〜19d,成虫寿命3〜7d。
四、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1.清园灭茧    结合修剪、施肥和翻耕,清除枝干上、杂草中的蠕动虫体,破坏地下的蛹茧,以减少下代虫源。
       2.冬耕培土    在茶丛根际附近培土8cm以上,结合冬耕培土可使成虫难以羽化飞出。

   (二)生物防治
        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天敌。常见的天敌昆虫有蠋蝽、厉蝽、益蝽、健壮刺蛾寄蝇等。另外,还有寄生真菌、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幼虫期可喷施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液,使用浓度为1×108〜1× 1010,多角体/mL;也可在傍晚喷施从茶园扁刺蛾体上分离培养的1×107〜1×108孢子/mL拟青霉孢子悬浮液;或者将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液与拟青霉孢子悬浮液等量混合后喷施。当虫情严重时,可在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中加入茶园中允许使用的苏云金杆菌(每克菌粉含100亿个孢子)制剂进行喷杀。
(三)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盛蛾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可有效降低成虫种群密度及后代发生数量。
(四)化学防治
        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茶园扁刺蛾幼虫数,幼龄茶园为10头,成龄茶园为15头;防治适期:二、三龄幼虫期;施药方式:以低容量侧位喷雾为佳,药液应主要喷在茶树中、下部叶背。农药可选用2.5%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375mL/hm2安全间隔期6d)、10%氯氰菊酯乳油(225mL/hm2,安全间隔期3d)、2.5%溴氰菊酯乳油6000倍液(225mL/hm2,安全间隔期5d)、15%茚虫威悬浮剂2500〜3000倍液(270mL/hm2,安全间隔期14d),发生严重的年份,可在卵孵化盛期和幼虫低龄期喷洒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375〜450mL/hm2,安全间隔期5d)。

附:测报技术

       (一)系统测报方法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1)冬前基数调查。此项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当年防治效果和残虫量,预测翌年发生程度,推动冬季治茧工作。选择不同类型茶地3块,每块随机取5点10丛,检查茶丛根际表土中活茧数(薛中官等,2000)。
       (2)冬后存活率调查。经过一冬后,摸清活虫和死虫数,便于分析第一代发生趋势。在4月中、下旬调查越冬蛹(虫茧)存活率一次。取样选点和冬前一样,检查总蛹数不少于100个。
       (3)羽化进度调查。当越冬幼虫进入蛹期时,在不同类型茶园取样调查(不少于4次)。以丛为单位,在定点茶丛根际表土中挖查100头活蛹。每批蛹分别设笼罩饲养于室外茶丛中,从4月下旬开始观察记载每天羽化的成虫数,计算羽化率。羽化结束后,观察病毒、寄生菌寄生及死蛹等情况。
       (4)茶园成虫发生量观察。扁刺蛾成虫趋光性强,可设置诱蛾灯。选择四周空旷无障碍物的茶园,用黑光灯诱集,灯高出茶丛0.6m左右,灯下应置有集虫漏斗,下接集虫箱或毒瓶。如用水盆可加几滴煤油或肥皂液。从始蛾期开始点灯,每天20:00开灯到24:00止,第二天上午详细检查诱虫数量、性比,记载当晚气候要点。
       (5)卵量及孵化进度调查。从上代成虫始盛期开始调查。固定不同类型的茶园,虫源多的,5点取样,每点1丛,计5丛。3d查一次至发蛾终期后停止。

       2.预测方法
       根据各项系统调查资料,结合历年情况、天气条件、天敌数量和茶园生态环境综合分析,预测发生程度及各代发育进度、发生数量。
       (二)一般测报方法
       1. 查幼虫发育进度,定防治日期    当孵化率达45%〜50%,开始查幼虫龄期,每隔2d查一次,当二至三龄幼虫数达全部孵化幼虫数的80%〜90%时,即为防治适期。
       2. 查幼虫数,定防治地块    凡取样的茶园,必须数清样点中幼虫的数量,折算为每丛虫数。当幼龄茶园每丛平均幼虫达5头、开采茶园达8头,即为防治对象地块。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销售热线

1563715796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日

公司电话

15637157963

二维码
线